致敬智慧之光|科技工作者系列專訪之范春元:抱樸守拙,做一名樸素的研發人
發布時間:
2024-05-27 08:39
編者按
在這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,每一個創新的火花都可能點亮未來的明燈。在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之際,我們滿懷敬意與期待,開展“智慧之光——科技工作者系列專訪”,走近那些默默耕耘在科技一線的幕后英雄,聆聽他們的故事,感受他們的智慧與激情。
每個踏上科研“征途”的年輕人都懷揣著一份篤定的信念,范春元也是如此。2007年,大學畢業的他,帶著對化學的熱愛,對技術工作的向往,加入紅寶麗技術中心,成為了一名科研工作者。14年過去了,公司已經從舊址搬遷到了新區,技術中心也蛻變升級為研究院,聚醚技術歷經多番更迭換代,而范春元對科研的熱愛,卻如陳年佳釀,愈發醇厚。
從興趣到職業的堅持
小時候,范春元常跟著爸媽去工廠上班,廠里大大小小的角落,他都喜歡去,長時間的耳濡目染,讓他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“不像物理,化學是很神奇的,它可以創造新事物。”
這份對化學的迷戀,指引他大學選了高分子專業,畢業后順利進入紅寶麗開啟科研之路,所以,范春元是屬于“將興趣成為工作”的那一類人,讓人心生羨慕。
進入紅寶麗工作以來,他從一名科研小白成長為連續法實驗室的負責人,先后參與了多個新產品的研發、落地。他最初的理想,在這里找到了肥沃的土壤,生根開花,碩果累累。
堅持的意義,也許就在這里。
從零開始的挑戰
在范春元看來,科研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樸素。“我是這樣,我身邊很多紅寶麗的科研人也同樣如此。”
范春元所說的樸素不僅是生活的去繁就簡、日復一日,也是心態的平和。“很多實驗都要經歷千百次的失敗,這是科研的常態。”比如他參與特種聚醚A的研發,當時客戶只是給了產品的技術指標,他們需要根據指標,從0開始研發出產品。原料的選擇,催化劑的確定,工藝的琢磨,每一個條件,他都做了上百個實驗,逐一進行驗證,篩選……這個枯燥而漫長的過程,他都能夠平常心對待。但是,當新產品驗證成功,從實驗室躍上生產線的時候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“就是喜歡這種挑戰成功的感覺。”
新產品特種聚醚B的研發,他也是從始至終參與其中,從小試到中試,這個過程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,方才在生產線上進行驗證。當時,范春元作為研發人員,被派往生產現場進行跟班。白天,他在現場跟蹤投料、檢測,調整工藝,晚上,他經常凌晨兩、三點接到電話,及時解決生產上出現的問題。經過一個月的連軸轉,試生產成功。那一刻的感覺,他到現在都記憶猶新。
挑戰的意義,也許就在這里。
無關名利的未來
談及未來,范春元的“樸素勁兒”又來了。“就踏踏實實地、嚴謹地做科研。”他說,科研的確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兒,每天打交道的是設備、數據,而且它們常常不會很快地給予你反應,需要漫長的堅持。但是,堅持到最后,總會有收獲,即便你走的這條路失敗了,這也是排除錯誤的過程。
他關注的始終是過程,是科研這件事兒,而非其他。在范春元的身上,我們看到了一個科技工作者最樸素的想法和堅持。他沒有華麗的言辭,沒有張揚的個性,只有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和執著。
科研的意義,也許就在這里。
相關下載